第八章 许安的见解_我在大明一心求死
欧尚小说网 > 我在大明一心求死 > 第八章 许安的见解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八章 许安的见解

  许安不知朱樉又想要暗中害他。他走出应天府衙,却见到苏了了、吴淮、孙礼都在府衙门外等着他。

  “少爷,您没事吧?”苏了了上前问道。

  “少爷?”许安一愣,随即便知道她已是进入了丫鬟的角色。

  “这是官府的文书,以后你就彻底是自由身了。”许安将王老鸨从礼部司换出来的文书递给了苏了了。

  “多谢少爷。”苏了了眼眶湿润,给许安施了一个礼。

  “博仁,你没事吧。”吴淮焦急的问道。

  许安轻轻笑了笑:“我有事的话,还能从里面出来吗?”

  “究竟是谁,如此恶毒,竟要陷害你。”

  “除了秦王,还能有谁?”许安轻声笑道,“只可惜他太小气,诬陷我窃盗,竟只舍得五十两银子。”

  他却不知,就是这五十两银子,朱樉想要莫文甄判许安一个流放。只要许安有罪,他士子的身份便没有了,秦王自然可以随意拿捏他。

  “敢问可是许公子?”四人打算离开的时候,忽而一个奴仆打扮的男子走了过来,向着许安施礼问道。

  “我便是。阁下何人?”许安眉头一皱。

  “我家公子,久慕许公子的大名,一直未得相见,深以为憾。今日有幸撞见公子,故此过来冒昧请公子一见。”

  “博仁,恐防有诈。”吴淮轻声说道。

  而今许安刚刚遭人诬告,正是杯弓蛇影。他们自然小心为上。

  那奴仆闻言,便向吴淮、孙礼说道:“我家公子对两位也甚是倾慕,故此也相请两位相见。”

  许安看向吴淮、孙礼,随即说道:“主人家既有心相请,我们却之不恭。”

  迎客酒家,位于应天府衙西侧三百余步。

  店里的醉花酿,味道醇美,甘润可口,可谓十里飘香。达官贵人来往者甚重。

  一壶醉花酿便有二两银子。

  一席酒菜下来须得花费三五两银子。

  许安四人跟着奴仆,来到二楼雅间。却见房间内坐着一个青年,身穿青色长衫,眉目间带着一丝贵气。

  此人正是太子朱标。

  他在莫文甄审理完后,训斥了一番后,就离开应天府衙。而宋卓则被关进了应天府的大牢。

  莫文甄素来秉正,不肯随意枉法,而朱樉为何却要派人假传旨意给他?

  朱标沉吟片刻,终于想通了其中关节。南京城的几个县令,都是强项令。若是宋卓带着旨意去了,恐怕当场就得被关进大牢。

  莫文甄算是温和的官员了。

  此刻,许安四人正好走进了屋内。

  “许公子久仰久仰。”朱标站起身,将三人迎到桌前,“许公子大名如雷贯耳,可惜未曾得见,深以为憾,谁想今日竟得相遇,真可谓三生有幸。”

  苏了了站在了许安的身后。

  “公子满身贵气,想必来历不凡。敢问贵姓?”许安轻声问道。“在下姓朱。”

  “皇家子弟?”

  “天下朱姓多了,难道都是皇家人?”朱标轻笑道,“在下朱英,不过是个富家子弟。”

  “朱英?可是新任大都督府同知的朱将军?”

  “岂敢,岂敢。”朱标笑道,“不过是同名同姓罢了。”

  “敢问朱公子寻我前来,不知有何指教?”许安轻声问道。

  “听闻许公子也要参加本科的殿试,正好与公子请教一二。”朱标说道。

  “讨教不敢当。”许安轻笑道,“我才疏学浅,当不得讨教二字。朱公子若有询问,在下知无不言。”

  “听说圣人对此次殿试十分重视,意欲拔擢人才,故此打算以治天下策为题目,于殿试上抡选。不知许公子以为天下初定,当以何事为要?”

  虽说殿试题目,本该隐秘不发,但治理天下策,纵然告知天下,也无不可。况且也不存在作弊的可能。

  无论是谁所论,只要切中肯綮。朱元璋自然也无不可。

  况且千百年来,又有几人有治理天下策的完美论对。

  当然这也只是传闻,宫里并无明确旨意。

  “以我之见,天下黎民百姓受苦极重,应当休养生息,减轻他们的负担,无为而治。”吴淮抢先说道。

  这是他素来的主张。他非常推重文景之治,自然也对他们的治理政策推崇备至。

  “此言差矣。而今虽是初定,人心尚且思乱,张陈余孽尚多,乱民犹存,自该是施用重典,以安天下之心。”孙礼摆着手说道,“况且自古以来,凡是治世,必有酷吏,汉武之张汤,太宗之长孙无忌。”

  “朱公子以为呢?”

  “当今第一要务,乃是废弃藩王的供养制度。”许安轻声说道。

  “废弃藩王的供养?”朱标甚为震惊。

  这个制度乃是洪武皇帝新进颁定的,与之相对应的还有非朱氏子孙不得封王。

  无论吴淮、还是孙礼,他们所提出的办法,皆是取自前人,而且针对的也是前朝遗留下来的问题,并不涉及本朝的批判。

  而许安则不同,他直接针对的就是本朝的制度,而且还是刚刚颁行的制度。

  吴淮、孙礼也都是一脸震惊的看向许安。显见他们也是第一次听到许安的观点。

  “没错。如今藩王虽不多,每个月千两银子,也耗费不了国库多少,但长此以往下去呢?这些藩王每日里就是在家生孩子,而每生一个孩子,又多一份供养,将来势必会给国库带来极大的负担,甚至连军队都将承担不起。”许安轻笑道,“到了那个时候,恐怕大明势必会面临生死存亡之忧患。”

  朱标闻言,眉头紧锁。他沉吟片刻,乃出声问道:“皇帝的儿子,难道不该供养吗?”

  “这些藩王有食邑,却又不跟朝廷纳税,只管从国库领银子,长此以往下去,不过是养出来一群蠹虫罢了。”许安看向朱标,继续说道,“如今圣人的子孙,自然血缘深厚,但十代,二十代之后呢?”

  朱标只觉得脑袋嗡嗡作响。许安的话振聋发聩。但又让他感到分外头疼。

  “博仁,你此番话语,切不可再说了。若是被人听去,恐怕会有祸患。”他们在离开酒楼后,吴淮向许安说道。

  “若是别人听去,自然命犯大逆。但是被他听去,却是无妨。”许安笑道。

  “这是为何?”

  “因为他是太子朱标。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osshu.cc。欧尚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osshu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