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十三章 收徒_我在大明一心求死
欧尚小说网 > 我在大明一心求死 > 第五十三章 收徒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五十三章 收徒

  马皇后带着朱标和许安走进了华盖殿。

  朱元璋看到马皇后,脸上现出了不易察觉的尴尬,随即又怒视着许安,怒吼道:“许安,你如何擅自离开河内,玩忽职守,置朝廷的法度于何地?置河内的百姓于何地?”

  许安刚要回答,却被马皇后给制止了。

  “许安乃是本宫叫回来的。”马皇后看向朱元璋,找了椅子便坐了下来,“正好我也有事与你商量,就将他们一块带过来了。”

  “许安刚刚赴任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,皇后将他叫回来作甚?”朱元璋问道。

  “本宫这些日子不见他,有些想他了,便将他叫了回来。难道不行?”马皇后反问道。

  朱元璋闻言,只好转移话题道:“皇后找朕商量何事?”

  “橚儿,已经十岁了,本宫想要替他寻个老师教导。”

  “朕不是让宋濂教授经传,何必外做老师教导?”朱元璋不解的问道。

  当今天下,能够比宋濂学问高的又有几人?便是刘伯温也不敢说自己胜于宋濂。

  “宋学士乃标儿的老师,再教授其他皇子,实在心有余力不足。本宫打算让橚儿跟着许安学习,陛下以为如何?”

  “许安?”朱元璋眉头微皱,看向许安,“他一个毛头小子,虽有些歪才,四书五经未必读的完全,如何给橚儿当老师?”

  他就差将误人子弟说出来了。

  “父皇,闻道有先后,术业有专攻。年龄长幼未必便能决定学问的高低,甘罗十二岁拜相,莫宣卿十七岁得中状元。”朱标乃向朱元璋劝谏道,“许安虽然年轻,但比之甘罗、莫宣卿年长许多,且他才学,连宋学士都赞赏的,教授橚弟应该没有什么问题。”

  朱元璋瞪了一眼朱标。

  却听见马皇后说道:“宋濂年纪已大,不可使其过分操劳。陛下以为如何?”

  朱元璋对于朱橚拜师许安这件事,并没有多少抵触情绪,毕竟许安有些歪才。只是他对于许安总是不尊重他这个皇帝,甚是耿耿于怀。

  “皇后所言极是。”

  “本宫还有一事要与陛下商量。”马皇后说道。

  “许安如今年已过二十,尚未婚配,婚姻嫁娶,乃是人伦大事。本宫意欲给他寻一门亲事。”

  许安闻言,顿时一愣。他没想到,马皇后竟然有此打算。

  他在老家之时,便时常有媒人踏进他的家门,给他拉媒说纤。只不过都被他给一一拒绝了。

  毕竟他并非这个世界的人,也没有打算停留。

  “皇后莫非已有人选?”朱元璋问道。

  他知道马皇后,此番提起,必然是已经有了成算。他也有些疑惑,马皇后属意之人究竟是谁家的闺女。

  自己侄女年纪太大,而自己的长女朱镜静也不过刚满十一岁,跟许安并不匹配。

  剩下的便是朝廷大臣之女。

  他倒是也记得,有几个大臣的女儿,年纪正与许安相合。

  马皇后轻笑道:“胡惟庸的女儿胡春仪,刚刚及笄,年岁与许安相合,且她秀外慧中,才貌双全,知书达理,与许安正是良配。”

  “胡惟庸的女儿?”朱元璋闻言倒是一惊。

  虽然他知道胡春仪年岁上与许安相合,却并没有将她放在备选之中。

  “胡惟庸夫人前些时日来宫里觐见,曾说起此事。本宫一时间给忘了,今日恰好许安回来,便想了起来。陛下以为如何?”马皇后说道。朱元璋却在心中暗自思索起来。

  如今大明新朝初立,但在朝堂之上已经隐隐分成了两股势力,其一乃是李善长为首的淮西勋贵,其二乃是以刘伯温为首的浙东集团。

  李善长虽已因病辞官,但胡惟庸接替了他的丞相之职,因此淮西勋贵并无实质的异动;而在浙东集团这里,刘伯温触怒了朱元璋,被赐归乡里,整个势力集团遭遇沉重打击。

  朝堂之上,淮西勋贵已是拥有了绝对的优势。

  若是让许安娶了胡春仪,而以许安与朱标的关系,将来他百年之后,淮西勋贵势必独大。

  到那个时候,朱标能不能弹压得住,也是一个问题。

  朱元璋不得不做深远打算。

  “婚姻大事,不可不慎。纵有人选,也许先要测算八字。”朱元璋轻声说道,“我看此事从长计议。”

  马皇后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朱元璋,没有再纠结此事。

  这时许安忽而上前:“陛下,臣有一个请求,还望陛下应允。”

  “你又有何事?”

  “臣想要跟陛下要一个人。”

  “何人?”

  “陶成道。”

  朱元璋闻言一怔。

  陶成道是个火器专家,他帮助朱元璋制造了大量火器。

  而他的另一个名字,在后世广为流传。

  万户,人类飞天第一人。

  “你要陶成道,究竟是要干什么?”朱元璋问道。

  “当然是造火器。”许安理所当然的说道,“我听说他是造火器的行家,臣正好有些想法,想让他帮我改进一下。”

  “你要改进火器?”朱元璋惊讶的问道。

  “是的。陛下南征北战,先后击败了张士诚和陈友谅,想必也知道火器的厉害,但是我朝的火器过于笨重,若是加以改进,可以发挥更大的用处,特别是对付残元的骑兵。”许安轻声说道。

  朱元璋颇为讶异的看向许安:“你懂火器制作?”

  许安摇了摇头:“臣只是有些想法,需要陶成道帮臣改进打造。”

  朱元璋心中有所希冀。

  残元虽然已经日薄西山,退回漠北,但朱元璋知道,假以时日,残元将会是大明的心腹之患。

  虽说徐达北伐,已经将蒙古势力彻底逐出中原,却无法彻底消灭残元。

 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,便是残元的骑兵。而漠北范围广阔,即便穷尽全国之力,也难毕其功于一役。

  甚至还会拖累整个国家。

  终其大明一朝,几乎就是与漠北蒙古对峙的历史,而随着建州女真的崛起,蒙古的角色逐渐换成了建虏。

  “二虎,你去将陶成道喊来。”朱元璋看向朱二虎,高声说道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osshu.cc。欧尚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osshu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