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五章 殿试开始_我在大明一心求死
欧尚小说网 > 我在大明一心求死 > 第三十五章 殿试开始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三十五章 殿试开始

  三场考试,一晃而过。

  吴淮、孙礼皆是提心吊胆。

  题目说难也不难,说易也不易。

  他们各自写了文章,虽不敢说夺魁,但过了会试大概没有什么问题的。

  当然最重要的,还是殿试。只有通过了殿试,才能够成为进士。才能够步入仕途。

  许安也是老神在在,丝毫没有考试过后的紧张感。

  纵然监考官的眼光再高,也不会看不上高启的文章。

  本届科举的主考官,乃是鲍恂、宋濂和詹同,他们在历史上,名声都还算清廉正直,不至于存在徇私舞弊。更何况这次乃是大明朝首次开科举,朱元璋对此看的极重,也不会容忍有人乱来。

  即便不能够名列十甲,也不至于名落孙山。

  他的目的只要能够参与殿试也就可以了。

  如今苏了了算是安排出去了,而吴淮和孙礼也已经踏上了朱标的大船,也不至于会受到他的牵连。

  只要他能够将那篇他准备了三年的殿试文章拿出来,就能够完成自己赴死的任务了。

  他也给朱标留下了一封信,写了很多后世的治国理政的思路,特别是要开海,广泛开展贸易,加强商业的发展,重视科技的作用,进行军队的火器化等等。

  在他被斩首后,这封信就会寄给朱标。

  那一天正好是三月二号。

  状元酒楼在经过了三天的冷清之后,如今又恢复往日的热闹。

  那些已经考完了的士子们,便都聚在一起,一方面是彼此参详科举的题目,另一方面是为了互相之间进行吹嘘。

  “郭兄才学盖世,此番必然位列首榜。文章做的极好,目前已知的文章,已是没有更高的了。吴宗伯虽然也极华丽,但比之郭兄还是差了一些。”贾敏兴奋的说道,仿佛是他要名列首榜一样,“郭兄的文风,极受宋学士的赏识,恐怕殿试夺魁也是在望的了。”

  郭翀闻言,却是笑着说道:“贾兄谬赞了。结果未出,不可大意。”

  他虽如此说,但眉目之间,却已经显示出他此番是志在必得。

  他们与许安的包厢留在隔壁。古代人屁似乎没有隔音的概念,包间之间的隔音效果极差,郭翀包间里的声音,总是时不时传到许安这边过来。

  吴淮闻言,却是冷笑道:“他们输给博仁两次,竟然还有如此自信,倒也令人佩服了。”

  孙礼亦是笑道:“若不出意外,今番状元大概非博仁莫属了。”

  许安的诗词受到宋濂的赏识,他本身的才学自然是毋庸置疑的。再加上许安与太子的关系,恐怕很难让状元之位旁落。

  许安将酒杯不停地轻摇,并没有说话。他看向了窗外的秦淮河。

  正是因为那一日,自己向外多望了一眼。于是他原本平静的生活,忽而发生了异变。

  不过很快一切都将回到正轨上来。

  科举结束之后,朱标也并没有再来找许安,主要也是为了避嫌。

  三日后,许安便被吴淮和孙礼拉着去看榜。

  吴淮和孙礼自然也中了贡士,只是名次并不算很高。

  许安名列十甲,但是排在第三的位置上。而第一便是郭翀,第二乃是吴宗伯。

  他们两人的才学,本就是首屈一指的,能够位列前两甲乃是情理之中的事情。不过他们的文章竟然超过了高启,倒是让许安有些震撼。当然也可能是因为高启随手而作,忽而不够精炼。

  郭翀同样也看到了许安,他的眼神中还露出了一丝得色。他终于算是赢了许安一局了。

  等到殿试的时候,自己再拿下状元,那么他被许安踩下的名声又能够重新翻起来,或者还能够将许安给踩下去。

  他一想到这儿,心中便不由得冒出了一团火焰。

  许安当然也是看到了郭翀的眼神。

  他心中冷笑。即便没有许安,郭翀也没有拿到状元的可能,因为他实在太丑了。

  在历史上,郭翀的殿试文章的确被鲍恂、宋濂等人推为第一,但是朱元璋在看到郭翀面貌丑陋之后,便选了面貌俊朗的吴宗伯当了状元,而郭翀也只好屈居榜眼。

  尽管只是一个位次的差别,但他们受到的待遇却是千差万别。状元吴宗伯被授予了翰林学士,而郭翀等人也只是翰林侍讲。

  在仕途上,就天然落后了一个身位。

  再三天后,就是殿试之期。

  许安将自己的房子也退了,把自己的信交给了王普。

  让他在三月二日这天将信封交给朱标。

  他这一去,是打算有去无回的。

  华盖殿,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热闹。而且还摆放了数不清的桌椅。

  除了皇帝以外,还有太子朱标,而最让许安感到惊讶的是,马皇后竟然也来到了华盖殿。

  据他的记忆,朱元璋在立国的时候,便提出了后宫不得干政。

  终明一朝,他也从来没有听说过有皇后参与殿试的事例。即便是马皇后,也从来没有。

  许安按耐住心中的讶异,安静的走到自己的桌子前坐下。

  他等着开场,然后挥毫泼墨,再等着收场。

  他嘴角忍不住露出了一丝笑意。

  “看来许安早已胸有成竹。”许安的笑正好被马皇后看到,于是她便笑着跟旁边的朱标说道。

  朱标也忍不住笑了笑:“连宋老师都说他才学甚佳,甚为叹服,此番不说夺魁,三甲总是没问题的。”

  马皇后忍不住点了点头:“此子鬼灵精怪,却又有仁爱之心,若能加以利用引导,乃是我大明不可多得的人才。”

  她与许安接触的次数不多,但能够看出许安的备懒。

  他虽然积极参加科举,但是对当官却又没有多少兴趣。

  最令她不解的,是许安对朱元璋没有多的畏敬。

  “殿试开始,发纸,发试题,动笔。”

  老黄门汪广高喊一声,便听到淅淅索索的声音。

  众士子纷纷研墨动笔。

  朱元璋坐在御座上眉头紧锁,面色阴沉。

  因为他看到一个士子,刚刚发下纸笔,还没有拿到试题,竟然已经动笔写了起来。

  而这个士子,便是许安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osshu.cc。欧尚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osshu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